随着全国上市房企2017年年报透露的告一段落,大部分著名的购物中心租金收益、增幅以及营业额等核心指标也陆续曝光。到底,在2017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速度呈现出较慢回落、社会人口结构和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经济的波动以及商业地产投资日趋慎重的的局势下,各大房企旗下购物中心的存活状况如何?根据各大上市房企发布的年度业绩报告,整理出有部分国内购物中心租金情况(其中部分商场由于缺少年报数据或企业财年有所不同等各方面原因而并未划入统计资料)。 2017年,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成都ifs两个港资项目租金收益超强10亿元,其余租金收益较高的购物中心整体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趋势。内资房企与港资房企两大阵型在项目布局上构成分化,令其二者在商业地产上的博弈论戏码愈发精彩。此外,由于内地奢侈品市场呈圆形衰退趋势,以高端品牌为代表的购物中心乘机借势上位。尽管统计资料样本无法涵盖所有购物中心,但我们仍然可以借此把脉到行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