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12月13日电 (黄蕾瑾)“黔西南试验区的实践中,为喀斯特溶岩地区石漠化管理、中国西部地区人民脱贫致富探寻出有一条可拷贝、可推展的模式。”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贫困地区”试验区牵头推展组组长何丕洁在兴义开会的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贫困地区”试验区25周年工作座谈会上说道。黔西南州归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石漠化总面积5029平方公里,占到全州国土面积的29%,是贵州省石漠化产于最集中于、面积仅次于、程度最低的地区,生态环境薄弱,贫困人口众多。中央统战部、国家科委、国家民委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于1990年联合正式成立联络组,牵头推展黔西南州正式成立“星火计划、科技贫困地区”试验区,彰显试验区探寻岩溶山区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之路的重任,由此冲破了统一战线参予反对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贫困地区”试验区建设的序幕。黔西南试验区正式成立25年来,牵头推展组先后投放资金30多亿元,实行了星火计划和科技贫困地区项目341项,协商引入智力支边项目1329个,扶植资金5922万元。从研发贫困地区到精准贫困地区,黔西南州根据当地喀斯特地貌、气候、生态特点,把生态建设、扶贫开发、石漠化管理与产业发展融合一起,首创了从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晴隆模式”、生物管理替代工程管理的“顶坛模式”,立体填充栽种管理石漠化的“坪上模式”,绿色产业体系为承托的“册南模式”,因地制宜探寻出有了一条产业化管理石漠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新路子。中共黔西南州委书记张政用数据亚博 对试验区25年来的建设成果不作了总结:2015年,预计生产总值已完成780亿元,财政总收入345.8亿元,与1990年的11.5亿元和0.82亿元比起,分别快速增长了66.7倍和421.7倍;全州贫穷发生率由57.62%上升到16.75%。